主要種類
1、按生產使用的原料可分為淀粉質原料發酵酒精、糖蜜原料發酵酒精、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。
淀粉質原料發酵酒精(一般有薯類、谷類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質的原料,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,再進一步由酵母發酵生成酒精);
糖蜜原料發酵酒精(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,經過稀釋殺菌并添加部分營養鹽,借酵母的作用發酵生成酒精);
和亞硫酸鹽紙漿廢液發酵生產酒精(利用造紙廢液中含有的六碳糖,在酵母作用下發酵成酒精,主要產品為工業用酒精。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)。
2、按生產的方法來分,可分為發酵法、合成法兩大類。
3、按產品質量或性質來分,又分為高純度酒精、無水酒精、普通酒精和變性酒精。
4、按產品系列(BG384-81)分為優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和四級。其中一、二級相當于高純度酒精及普通精餾酒精。三級相當于醫藥酒精,四級相當于工業酒精。新增二級標準是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和生產的需要,減少生產與使用上的浪費,促進提高產品質量而制訂的。分子結構
C、O原子均以sp³雜化軌道成鍵、極性分子。
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、H、O 三種原子構成(乙基和羥基兩部分組成),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羥基取代的產物,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產物。
乙醇分子中的羰鍵(碳氧鍵)和羥鍵(氫氧鍵)比較容易斷裂。
式量(相對分子質量): 46.07g/mol
主要性能
酸堿性
酸性(不能稱之為酸,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,也不與堿反應,也可說其不具酸性)
乙醇的各種化學式
乙醇的各種化學式
乙醇分子中含有極化的氧氫鍵,電離時生成烷氧基負離子和質子。
CH3CH2OH→(可逆)CH3CH2O-+ H+
乙醇的pKa=15.9,與水相近。
乙醇的酸性很弱,但是電離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與重水之間的同位素交換迅速進行。
CH3CH2OH+D2O→(可逆)CH3CH2OD+HOD[7-8] [6] [5]
還原性
乙醇具有還原性,可以被氧化成為乙醛。
酒精中毒的罪魁禍首通常被認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,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。
化學方程式:
2CH3CH2OH + O2→ 2CH3CHO + 2H2O(條件是在催化劑Cu或Ag的作用下加熱)
實際上是乙醇先和氧化銅進行反應,然后氧化銅被還原為單質銅(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)。
乙醇也可被高錳酸鉀氧化,同時高錳酸鉀由紫紅色變為無色。
乙醇也可以與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,當乙醇蒸汽進入含有酸性重鉻酸鉀溶液的硅膠中時,可見硅膠由橙紅色變為草綠色,此反應可用于檢驗司機是否飲酒駕車(酒駕)。